解放鞋:是一個時代的烙印,也是紅色文化的承載
時間,淘洗去了我的很多記憶。
但是,曾經溫暖我前行的解放鞋,卻牢牢刻在我的腦海里……
自我懂事的七十年代末,不分大人小孩,只要有一雙軍綠色的解放鞋穿在腳上,這是無比幸福的事。
記得我上小學三年級的冬天,穿了一年多的那雙解放鞋鞋頭,左右鞋都穿出了一個腳趾頭大的孔,冷得冒出頭來的腳趾紅腫發麻。
一天傍晚,趁燒水沖涼,我一邊剪了兩塊自行車的廢棄內胎膠片,一邊拿來一把小鐮刀,放進火灶里燒。我一只手把膠片壓在解放鞋的小孔上,一只手握住燒紅的鐮刀,插進膠片和鞋頭小孔之間一燙,鞋膠胎膠一起融化,吱吱冒煙。我猛地又將鐮刀一拔出,手指頭用力再按住膠片固定一會兒,爛鞋頭就給我補好了 。
其實,這在當時的農村,像我這種際遇,發生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是很普遍的。
小孩子身體發育長大,腳趾把鞋頭撐破了,能補著穿,就繼續穿。直至鞋底磨穿,甚至鞋底斷成兩截,才依依不舍地丟掉。
因為在那個年代,買一雙解放鞋,真的不容易!
解放鞋,是新中國成立后,普通民眾才開始用布票置換購買穿上的。
布票,個人不是隨便可以擁有的,都是由國家統籌,按需分配到各個地方的群眾手上的,十分珍貴。
在新中國成立前,浴血奮戰的八路軍戰士穿草鞋、布鞋行軍打仗,驅趕日寇,歷盡千辛萬苦……
全中國解放后,國家開始工業化生產自己的日用品,有計劃推向市場,供應給人民群眾買賣,以滿足生活所需。
解放鞋,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。
鞋的名字響亮,承前啟后,頗具有時代感。
從此,祖祖輩輩穿的布鞋,慢慢退出歷史舞臺。
一雙解放鞋,承載了多少先烈的血肉之軀,布滿了華夏大地歷經的多少滄桑,織滿了中華民族蒙受的多少恥辱,這是永遠不能忘記的!
所以,當時的人們能穿一雙解放鞋在自己的腳上,都是沉甸甸,暖煦煦的。
現在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鞋子也跟隨時代不斷推陳出新,解放鞋已很少有人再穿了。
但是,不管時代洪流,怎樣滾滾向前,我們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……
解放鞋,除了印證一個時代的發展歷程,也承載了許許多多紅色的記憶,我們決不能把它給遺忘了!
上一頁
下一頁
相關新聞